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>中醫部>中醫文化

你了解亞健康嗎?

文章來源: 作者: 發布時間:2012年08月07日 點擊數:3,209 字號:

在20世紀90年代初,“亞健康狀態”作為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內學術刊物上。亞健康概念提出的重要學術影響在于通過亞健康概念的廣泛傳播,使中醫“治未病”思想在當代歷史背景下大放異彩。近年來,亞健康防治已經成為中醫學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,中醫“治未病”思想得到了較充分的發揮,成為干預亞健康的主要手段。

什么是亞健康?

亞健康狀態是指人體處于疾病和健康之間的一種狀態。簡而言之亞健康就是“我沒有病,但我不健康”?!皼]有病”是因為診斷疾病無依據;“不健康”是因為身體長期感到痛苦的折磨。亞健康狀態涉及的范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(1)身心上不適應的感覺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癥狀,如疲勞、虛弱、情緒改變等,其狀況在相當時期內難以明確;(2)與年齡不相適應的組織結構或生理功能減退所致的各種虛弱表現;(3)微生態失衡狀態;(4)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學改變。

亞健康有什么特點?

亞健康狀態的范圍很廣,軀體上、心理上和社會交往的不適應感覺,在相當長時期內難以確診是哪種疾病,均可概括其中。亞健康狀態的特點有:(1)患病率高,約占總人群的65%~75%,嚴重危害身體健康;(2)具體致病因素不明確;(3)癥狀程度輕微,臨床表現差異較大;(4)無器質性病變,屬功能性改變;(5)臨床上無疾病診斷依據;(6)呈慢性發病及發展;(7)亞健康人群干預的依從性差;(8)若及時干預可逆轉為健康狀態;(9)不及時防治,可發展為疾病。

亞健康狀態有什么臨床表現?

亞健康以主觀感受為主,客觀體征極少或沒有,癥狀可單一出現,也可以交替或合并出現。經過大規模的亞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現,亞健康在臨床上的具體表現為疲勞、失眠、健忘、食欲不振、煩躁不安、抑郁或消沉或焦慮不安、頭暈、心悸、氣短、大小便異常、性欲低下、免疫功能下降等。

怎樣判定亞健康?

國內外尚無統一的公認的亞健康診斷參考標準,2005年廣東省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制定了亞健康診斷參考標準,內容如下:

    1、 已經出現各種不適癥狀,持續或反復出現6個月以上,但診斷疾病無依據;

2、 無重要的軀體及精神心理疾病,或原有疾病相關檢查指標改變與現有的臨床表現無明顯內在聯系;

3、 盡管患有明確的非重大軀體或精神心理疾病診斷,但無需用藥維持;

4、 具有以疲勞為主的各種軀體不適癥狀(軀體性亞健康);

5、 具有急躁、焦慮、抑郁、恐懼等心理不適癥狀(心理性亞健康);

6、 具有人際交往頻率下降、人際關系緊張等社會適應能力下降癥狀(社會交往性亞健康);

判斷:具備第1、2、3項可診斷為亞健康狀態,加上4、5、6任一項即可判斷亞健康狀態的類型。

感動 同情 無聊 憤怒 搞笑 難過 高興 路過
更多
[打印文章] [添加收藏] [心情排行]
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亚洲|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|69式国产真人免费视频|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